儲能交通的核心組件、風力發(fā)電的備用電源、港口裝備的節(jié)能助力、電磁彈射的最優(yōu)選擇……超級電容器的“超級”二字,不僅在于其清潔便利,更在于其充放電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工作溫限寬、循環(huán)壽命長,能夠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特種需求。
然而,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碳納米管的制造難題,一度掣肘我國對這一高新技術的深度應用:椰殼活性炭、石油膠,這兩種廣泛用于制造碳納米管的原材料,被牢牢掌握在國外少數企業(yè)手中。所幸,在寧波大學與寧波中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攻關之下,我國在超高功率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技術及應用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為了實現進口替代,我們首創(chuàng)高密度的碳氣凝膠,成功完成電極材料的‘換道超車’!”近日,項目牽頭人,寧波大學機械學院院長、中國中車集團首席科學家阮殿波表示。
與碳納米管相比,“異軍突起”的碳氣凝膠優(yōu)勢明顯。
“這種新材料的導電性遠強于活性炭。同時,它的孔徑可以按照設計進行調整,更有利于離子通過,從而進一步降低電極的離子阻抗。最為重要的是,碳氣凝膠的化工原料——間苯二酚是寧波石化產業(yè)的副產物之一,繞過了原材料的掣肘,我們才算真正解決了‘卡脖子’問題。”阮殿波說。
長達十年、投入超過2億元的研發(fā)歷程,并非一帆風順。阮殿波表示,將碳氣凝膠制成電極,是研發(fā)團隊曾面臨的一大難題。“碳氣凝膠,是一種非常輕,幾乎能夠飄浮在空氣中的物質。如何將其壓縮直至符合電極材料的要求?我們足足花了8年時間進行攻關。”通過千百次試驗,研發(fā)團隊在碳氣凝膠中加入醛類復合,終于實現了碳氣凝膠的樹脂化,將其涂抹于鋁箔之上,新型電極自此誕生。
當前,全球超級電容器的市場規(guī)模在百億級以上。巨大的市場需求背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科研之爭”。從“卡脖子”到“掰腕子”,研發(fā)團隊在超級電容器的各項指標上與國際龍頭企業(yè)暗暗較勁。
“目前國外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在16kw/kg左右,而我們研發(fā)的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達到了75kw/kg,是國際水平的4.69倍。價格方面,特斯拉3000法拉的電容器售價在300元左右,而我們研發(fā)的電容器,售價可以降低到100元。”阮殿波自信滿滿地表示,目前中車新能源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超級電容器供應商。
在超級電容器的超級“加持”下,一尊尊“國之重器”擁有了更強性能。中車集團生產的有軌電車銷售至廣州、深圳、武漢等多個城市,首創(chuàng)的混合動力高速動車組相較于傳統(tǒng)高鐵,可節(jié)能30%以上。“原本高鐵列車進站一次就要消耗一個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現在都被超級電容器利用起來了。”阮殿波說。
此外,作為超高功率特種能源,超級電容器還助推了顛覆性國防裝備的研發(fā),極大增強了國防硬實力。
科研的跨越離不開人才“最強大腦”的支撐。目前,中車集團的超級電容器研究所已經擁有50多名研究人員,成立了4個省級研發(fā)中心。“下一步,我們將在提升超級電容器性能的同時,向‘超快充’等方向聚力攻關,力爭著眼高精尖,形成更為完整、更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鏈。”阮殿波說。
原標題:超級電容器撬動百億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