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我國,鈣鈦礦技術作為近年來新興的光伏材料技術,多個院所和公司已經走在了技術發(fā)展的前列。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的研究和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快速的發(fā)展,小尺寸電池效率已經達到或超過傳統(tǒng)薄膜電池材料。鈣鈦礦太陽能的研究重點也將轉向如何使用量產工藝在低成本的前提下生產穩(wěn)定的鈣鈦礦組件。
日前,歐盟宣布了一項野心勃勃的研究計劃,將出資500萬歐元(約合3800萬人民幣)供歐洲的多個研究所、大學和公司共同進行鈣鈦礦太陽能發(fā)電技術的研究。項目名為“可靠鈣鈦礦組件的高效結構和工藝”(簡稱ESPResSo),該項目的實施體現(xiàn)了歐盟對占領這一光伏新材料高地的迫切心情以及參與機構對鈣鈦礦技術的信心。
該項目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負責領導,預計進行3年。研究團隊希望能達成電池、組件和集成應用三個層面的目標,分別是:(1) 鈣鈦礦電池效率達到24%(面積1cm2),且經過1000小時雙85測試(溫度85度,濕度85%)后效率衰減小于10%;(2) 鈣鈦礦組件效率超過17%,并且通過IEC相關標準測試保證長期(大約20年)可靠工作;(3) 對柔性和半透等鈣鈦礦組件進行研究,玻璃幕墻集成鈣鈦礦組件的發(fā)電成本降低至每度0.05歐元以下。
據(jù)報道,參與此次項目的研究機構包括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EPFL)、意大利國家研究院(CNR)、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Fraunhofer ISE)、意大利可持續(xù)和可再生能源機構(CSGI)、塞浦路斯大學。
此外,項目成員還包括材料供應商Dycotec Materials、Dyenamo AB、Corning SAS,設備供應商M-Solv,波蘭鈣鈦礦技術公司Saule Technologies,以及BIPV產品集成商onyx Solar Energy。
歐盟對鈣鈦礦技術的研發(fā)支持旨在保證自己在光伏技術和工藝方面的領先優(yōu)勢,確保其即使在生產成本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仍可在擁有輸出材料和設備的實力。
而在我國,鈣鈦礦技術作為近年來新興的光伏材料技術,多個院所和公司已經走在了技術發(fā)展的前列。在科研方面上海交大韓禮元教授團隊和武漢理工大學程一兵教授團隊均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而在產業(yè)應用方面更有杭州纖納光電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奪得了鈣鈦礦組件轉化效率17.4%的世界紀錄。在相關科研基金、產業(yè)基金和社會資本的幫助下,我國的鈣鈦礦技術有希望能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在材料、工藝和設備全面掌握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