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前后,總有各種統(tǒng)計數據出爐。由此,因數據打架而帶來的各種口水戰(zhàn),也一時興起,成坊間談資。
毋庸諱言,無論是于一國政府、一個行業(yè),或是一間企業(yè),乃至一個家庭,對一年來的情況做個總結,以數據的方式衡量一下其間損益,本是一種理性做法。
畢竟,心中有“數”,方能腳踏實地,在來年,也才知道從何處開始更上層樓。
因此,對于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而言,統(tǒng)計數據的意義,善莫大焉。其對一國、一行業(yè)、一企業(yè)的發(fā)展,不僅是一把公平的評估標尺,同時也是決策未來的主要依據和工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蛞舱且虼?,數據造假才被認為是統(tǒng)計領域最大的腐敗。
不過,有了數據,也就有了比較。有了比較,則就有了排名,有了落差。
有落差,原本不是什么壞事,而應該是一種動力,因為有了追趕的標桿和努力的目標。但是,一些企業(yè)卻更喜歡在表面數據上做文章,而不是重視數據所映射的經營現實。比如,利用統(tǒng)計方式或渠道的不同,改寫數據或排名,更甚者因此偽造數據。
這樣的數據亂像,在光伏行業(yè),也不例外。